
贵州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迅速值得借鉴
发布时间:
2023-01-04 13:36
近几年,贵州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推动下,新型建筑建材产业一路高歌,快速发展,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
数据显示,目前贵州省共有建筑企业1668家,从业人员82万,吸纳农村人口就业占全省新增就业人数的20%。近3年,全省建筑业提供农民工工资2400亿元。建材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,进入千亿级产业,提前一年实现“十二五”目标。
贵州省共有建筑企业1668家
从业人员82万
吸纳农村人口就业占全省新增就业人数的20%
全省建筑业近3年提供农民工工资2400亿元
建材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
2014年,省委、省政府提出将新型建筑建材产业培育成为贵州省重要的支柱产业。全省建筑业和建材产业迎来后发赶超、推动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。
处于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的贵州,交通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空前力度投入,对建筑业和建材产品的需求量巨大,为新型建筑建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。
结构调整取得进展。技术进步步伐加快,用先进适用技术对水泥、墙材等传统建材技术改造力度加大。同时,新型墙体材料的研发取得积极进展。
到2014年底,全省机立窑基本淘汰完毕,建成投产新型干法生产线83条,熟料产能8318万吨,水泥产能达到10565万吨。2014年水泥产量9387万吨,散装水泥供应量4112.38万吨,散装水泥率达到43.8%,比上年提升7.18个百分点。
2011年至2014年,全省累计淘汰水泥落后产能2004.4万吨。建成投产一批工艺技术先进、示范带动性强的新型墙材生产线,新型墙材占比达到60%以上。以加气混凝土砌块、蒸压粉煤灰砖等为主的非烧结类产品产量稳步提高,约占全部墙材制品的35%。全煤矸石、高掺量粉煤灰页岩烧结空心砌块在烧结类产品中比重逐年提高。复合自保温砌块、粉煤灰陶粒及制品等产品填补贵州省空白。
节能减排成效显著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纯低温余热发电等高效粉磨技术迅速推广,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明显下降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建成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站41座,装机容量238兆瓦,年可发电12亿千瓦时,年可节约标煤40万吨,全省已有52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脱硝设施建成投运。建材企业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固废3000多万吨。
将节能、环保、低碳和绿色的发展理念融入建材产业的发展之中,贵州省建材产业将谱一曲绿色发展乐章。
上一页
下一页